B-boy FourEyes 吳耀昌 - 香港霹靂舞教練「為左跳舞,可以去到好盡」

【Never Give Up 專欄】Breaking 中文譯作「霹靂舞」,是街舞舞風的其中一種,2024年將成為巴黎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之一,熱浪席捲全世界,其實一直都有不少受注目的街舞電影上映,例如最知名的《舞力全開 STEP UP》系列,一共拍了5集;而香港亦有代表作《狂舞派》及續集《狂舞派3》的熱血舞蹈故事。

 

今次 Never Give Up 嘉賓專欄十分利害,我地好榮幸邀請到 香港霹靂舞教練 B-boy Four Eyes 吳耀昌 做專訪,佢跳舞足足跳左19年,早兩年更擔任「香港霹靂舞奧運積分賽」裁判,現在主要著重教育方面,例如協助康民署推廣跳舞活動 及 教導學校跳舞體驗班等。除此之外,Four Eyes 仲有繼續做運動員身份去參與比賽,追求自己的目標。

 

「我叫 B-boy Four Eyes 四眼,我係香港跳左霹靂舞 19 年!」

當初點解會學 Breaking?

「15歲左右成日係 "蒲吧"(西灣河協青社青年中心)打籃球、同啲朋友玩,有一日見到有霹靂舞興趣班,好便宜,$100 有 8 堂,咁就試下報名,就接觸左霹靂舞。之後先發現原來教我地跳舞果個人,係當時最當打嘅霹靂舞者,果陣一個星期都有三四日係 "蒲吧" 跳舞,跳下跳下就跳左咁多年。」Four Eyes 係一個機緣巧合下接觸霹靂舞,正所謂接觸容易;維持最難,點解先可以堅持到19年都仲繼續跳緊?「因為 Breaking 真係好好玩,我跳左咁多年都未識晒 Breaking 入面咁多招數,不段有新鮮感俾我,右手練完,左手唔夠強又可以練左手,跟住練埋雙手,之後練步法又得,再玩埋地下難度動作、空中難度動作等等,所以跳左咁多年都不段嘗試,不段學習。」

 

「霹靂舞不段有新鮮感俾我,所以跳左咁多年。」

跳舞是一項藝術運

「霹靂舞唔係單單一個運動,佢包含左藝術成份,例如大家上堂學嘅 Breaking 舞步可能會一樣,但跳出黎呈現嘅風格、感覺同想法都可以唔同,呢個就係好玩之處!到而家我都仲係好鍾意 Breaking!」Breaking 係一個以個人風格為主,藝術性質較強的運動,主要舞步以高難度動作聞名,舞者需要使用手、頭、身體在地上旋轉,並利用肢體在地上跳出複雜變化的腳步動作,快速的腳步、大動作的轉體,是一種難度較高的街舞。霹靂舞的動作普遍可以歸納成四大元素:搖滾步(TopRock)、排腿(Footwork)、大地板動作(Powermove)、定點(Freezes)。

 

「個個學嘅舞步一樣,但呈現嘅風格、感覺同想法都可以唔同

跳舞 與 生活 的平衡

香港地搵食艱難,單單依靠正職都難以維生,更何況要課金去追隨自己興趣,簡直難上加難!但香港的確有不少為了興趣而食少兩餐的瘋人,Four Eyes 絕對係其中一位「一開頭出黎係做 Sales,收工都比較晏,可能10點收工,去跳一陣舞,跟住返去訓,第二日又返早,Keep住咁樣都兩三年。同埋 Sales 都比較難請假,但好多跳舞比賽都係星期六日,所以把心一橫就決定搵啲朝九晚六嘅工作,星期六日放假就可以比賽,同埋重點係6點放工可以去跳舞,咁樣可以維持到生計同跳舞。

大家經歷過就知道,要係香港共存 興趣 同埋 生活 其實一點也不容易,Four Eyes 做左一個好大膽的決定,用工作去遷就喜愛的霹靂舞,「久而久之,我覺得工作占左我太多時間,唔夠時間投入跳舞,例如比較起外國嘅 B-boy,佢地平時生活其實係跳舞會比工作時間多,我地要夜晚放工得果少少時間先可以去跳舞,所以有一次我要去外國比賽,公司唔俾我請假,我就辭左工!」

 

「公司唔俾我請假去外國比賽跳舞,我就辭左工!」

為左跳舞,放棄工作。係香港最難係維繫生活,但對 Four Eyes 黎講,一點也不後悔,因為佢見到嘅世界比起工作更有價值「去完外國吸收左好多野返黎,消化後覺得我要更加擺啲心機去跳舞,我先可以去到 Next Level,所以果陣就決定左唔再返全職嘅工作,想做個全職 B-boy。」「做全職 B-boy 唔簡單,但我幾鍾意而家嘅生活模式,黎緊會入學校教霹靂舞體驗班,雖然唔係搵好多,但係過到生活,亦有好充分時間俾我練習!」

 

「更加放心機去跳舞,先可以到 Next Level,決定左唔返全職,做全職 B-boy

認識及推廣街舞文化

提到街舞,大眾或許會有所誤解,認為是叛逆的代名詞,先入為主地將舞者與「街童」相提並論。以往文化中心、公園甚至天橋底都是舞者切磋、比舞的集中地,但慢慢被太多人報警驅趕,令舞者開始轉移陣地到室內舞室交流,令大眾更難認識街舞文化。「香港一定係少人玩啦!例如外國有啲比賽只要贏左香港Qualify,包晒機票住宿,都只係得 30 個 B-boy 去參加。其中一個原因係因為斷層,冇乜新人去跳,以前每一區都有隊 B-boy,而家黎黎去去都係果班。」「同埋霹靂舞一開始透明度比較低,又比人認為係街童,成日都有報導街童就係 B-boy,我唔認同!而家小朋友有太多野可以接觸,阿爸阿媽唔會俾你學一樣野,要學成幾樣野,變左冇一樣學得集中。」

 

「成日都有報導街童就係 B-boy,我唔認同!

鑑於國際奧委會(IOC)期望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奧運,使奧運年輕化,霹靂舞一對一對抗(1-on-1 battle)落實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比賽項目,首次登上奧運殿堂,可算是對霹靂舞舞者的一種肯定,但宣傳及透明度仍然不足夠。「直至奧運宣布左有 Breaking 項目,先至有返啲13歲以下嘅 B-boy 出現,就算14-17歲青少年組,都係講緊參加人數得15個以內,成人組最多都係得大約30-40人。「近幾年,睇到中國或者韓國都有好多跳舞節目,的確俾一般嘅觀眾睇到咩係 Breaking,Locking,Poping 等等。仲間接令到好多參加者變左明星,俾人多啲人認識跳舞係好事黎嘅,但唔好忘記初衷,繼續衝比賽去令自己進步。香港本身其實都有跳舞節目,可惜因為某啲原因暫停左。」

 

「跳舞係唔可以冇野追!一冇野追就唔知跳黎做乜!

 堅持繼續跳追夢 — 無懼跳到樽頸位

「而家可以同啲學生講,跳 Breaking 係可以跳到代表香港、參加奧運,起碼多左個夢想俾人追。」夢想同現實看似不能並存 ,但小編同 Four Eyes 傾完之後有好深體會,就係擁有夢想的人會更加懂得活在當下。只要你追隨內心真正想走的方向,不要說夢話,採取行動來把夢想轉化為目標。

「每次遇到樽頸位,我會同自己講要還原基本步,諗返點解一開始要跳舞!咁多年黎我都好靠跳舞嘅新鮮感俾野我去追同練。參加比賽不停提醒住我自己,有時會跳到冇咩 Feel、好攰,想抖下咁樣,但我一諗起黎緊四月有個美國比賽,我就會好有心有火咁繼續練落去,每一年都有好多比賽等我去打,我目標就放晒係外國比賽度。」

 

「可以同學生講:跳 Breaking 係可以跳到參加奧運,起碼多左個夢想俾人追!

Never Give Up 代表什麼?

「好多人可以好多藉口去放棄跳舞,除左跳到樽頸位啦,一黎冇錢啦,二黎女朋友啦,大把因為識左女朋友放棄跳舞,大把外來因素去放棄。場地又可以係一個原因,但跳舞其實求其一個地下都可以跳,睇你去唔去做架姐。」

「我本身好少去講或者諗呢個字 Never Give Up,因為我覺得你夠熱愛呢個運動就唔會諗,所以我冇乜諗。成日啲人都會傾跳到幾多歲,但當你睇片,仲有個四五十歲做緊頭轉,咁點會放棄呀!」

 

「堅持到19年係因為我真心Feel到我自己堅鍾意呢個運動!由心出發!」

小編好想代表 Never Give Up 同你講一句 「Proud of you!我地會繼續支持你!多謝你分享運動、分享愛!」

 

By Ho.W.K.

NGU

 

@foureyeshk

返回網誌